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报告

    信息发布者:laetndaix
    2018-12-21 00:25:36    来源:原创   转载

    云南省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报告
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文山市德厚镇铁则村委会下期乌村

    社会历史调查报告
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文山市德厚中心学校  李自昌  李志文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   下期乌村位于文山市西北部约62公里的盘龙河源头,为土支系壮族村寨。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,2013年,壮族人口超1750万人,其中土支系壮族的人口约20万,主要分布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。下期乌村是典型的土支系壮族村寨,对该村的调查有助于了解土支系壮族的社会历史发展状况。

    一、村寨概况

    1、村寨历史与传说

    下期乌自然村,有三、四两个村民小组,是壮族聚居的村寨,距离村委会所在地铁则1.5公里,全村人口382人(20169月),耕地面积1468亩,其中水田面积300余亩,水资源丰富,灌溉条件好,但人多地少,贫困人口占80%以上,属于贫困村。

    据《开化府志》记载,“王朔,期乌石洞人”,“康熙四年(1665年),土酋王朔聚沙定洲余党,同禄昌贤等叛,伏诛。”可推断本村的名称在清初已使用并沿用至今。本村壮族为土支系壮族,目前该支系壮族主要分布于文山州,据考证为土著民族,但由于该民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及史料,其它史籍记载寥寥,村史无可考证。

    现存历史遗迹有土司山遗址(或称营盘山遗址),清嘉庆年间墓碑等,附近有铜鼓出土。口传史料有kaob nans rangx ndund、《kaob tand guid》等,《kaob nans rangx ndund》讲述的是远古时代,洪水淹没世界,两兄妹藏于葫芦得以生存繁衍后代的传说,《kaob tand guid》讲述的是一段战争史与土支系壮族落籍文山的故事。

    该村罗姓为多,其次为王、李、彭三姓,杂有何、黄、田、刘、熊等单户姓,一般为入赘后随父姓或迁入户。(土支系壮族没有文字,自然也没有姓氏,产生姓氏的可能是纳入中央版图后人口登记的需要才有了姓氏,其可能的来源:一是汉族进入该地区后随某人姓,二是官府赐姓,三是为逃避部族残杀随大姓,四是外来人口的本姓等,因此没有具有本民族烙印的姓氏。自称有家谱的当为外来人口)。

    2、民族构成

    下期乌村有土支系壮族村名——ndaix lit ,因此,该村一直是土支系壮族村寨(土支系壮族村名都是ndaix × ×),上世纪50年代有6户苗族迁入,已全部迁出,现全部为壮族户,其中有3户娶汉族3人,有4户娶苗族4人,其余人口为壮族。

    3、性别与年龄状况

    全村人口382人,男性194人,占50.78 %

    人口年龄状况:15周岁以下人口87人,1645周岁人口190人,4660周岁人口 53人,61周岁以上人口 52人。

    4、人口流动与趋势

    该村地理位置相对偏僻,近年无外来人口流入。流出情况:常年在外务工户28人,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20多人,其余多数是利用农闲时间在附近打零工。

    教育普及和发展拓展了就业渠道,现有3人任公务员,9人在事业单位工作。

    5、村寨今昔变迁轨迹特点

    该村处于一个山坳中,前河后山,坐东朝西,村前为盘龙河源头河流,《开化府志》记载:“盘龙河,源自蓑衣山下耶革白寨,伏流二十余里,出期乌石洞”,“期乌石洞,城西百三十里安南里。诸水汇于中,即盘龙之源也”。沿河为两列山脉相拥的宽不过300的狭长谷地,从德厚到河源头10公里左右的山谷密集分布着白鱼洞、小龙、大龙(ndaix nzix lus)、五峰村、龙潭寨、铁则(ndaix mёd  nyæb)、对门寨、下期乌(ndaix lit nduanb doud)、上期乌(ndaix lit nduanb nul)、羊皮寨等10多个村寨,其中以ndaix命名的村寨为土支系壮族村寨。

    该村在清代以前数百年为土司管辖制度(《唐书》:“唐兴,初未暇于四裔,即其部落置州郡,以其首领为都督、刺史,皆得世袭,号为羁縻州。”),势力强大的家族取得生产资料的占有权和分配权,近似于奴隶社会生产方式。财富占有者建土木结构瓦屋面四合院居住,而“无产者”一般只能住山洞或搭茅草房居住,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,该村的茅草房才消失。

    民居没有突出特色,没有“干栏式建筑”特征,现以三间两层土木结构瓦屋面房屋为主,有条件的在正房外加耳房。近年随着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,出现“火柴盒”式的砖混结构房。至2013年,住山洞的住户得到政府建房补助已全部搬出。

    二、经济建设

    1、基础设施建设与生产生活环境 

    该村从村头到寨尾沿河建有石板路,石墩木桥,据传为清初本村王姓承头兴建,有碑文记载(可惜碑文字迹已模糊不清)。2000年木桥改建为水泥桥,2002年村民集资约3万元修通从对门到本村的道路,并另建了一座水泥桥,2003年底又筹资约10万元将全村道路改造成水泥路面,村容村貌大为改观。

    2016年初,该村又发动群众筹资7万多元,镇政府补助资金、物资折合六万多元,对全村水田重新整合分配,改变原来一家分散耕种五、六块田的情况,每户只集中耕种一块田,修建了灌溉沟渠和机耕道,有利于农户管理或进行规模种植。

    2、农作物种植

    该村水田种植水稻为主,旱地主要种植玉米。2016年进行土地整理以后种植蔬菜32亩。田和地都可以种植夏季作物和冬季作物,一年收获两季。夏季作物有水稻、玉米、花生、辣椒等,冬季作物有大麦、蚕豆、豌豆、油菜等。在地三七30余亩。

    3、农业科技推广

    该村土地面积少,农业科技含量不高。主要农科技术应用:一是推广种植杂交稻、杂交玉米;二是地膜辣椒种植;三是小型农机的使用;四是蔬菜生产使用机器喷灌技术。

    4、传统经济体系与产业结构调整

    该村传统经济体系由种植业、养殖业、手工业构成,资源有限,没有形成特色产业。值得一提的是黑火药制造和民族服装加工。

    黑火药制造现在已被禁止,但该村很多人都掌握黑火药制造技术,从什么时候掌握该技术无从查考。村民到周边的山洞背回硝土,经熬制、过滤、冷却得到“硝”,与木炭、草木灰、硫磺等混合,用碓舂细即成,并可根据用途增减配比,用于火药枪或爆破。后来出现“硝酸铵”化肥,制造程序更简单了。

    民族服装加工程序要复杂得多。1、种麻——收割晒干——浸泡取皮——剥丝纺线——漂白——牵伸——并线络筒——纺织,得到布匹。2、布匹可用于缝制蚊帐、服装等,根据用途进行漂染。3、染布有蜡染、蓝碇染等方式。4、量体裁衣,缝制服装。男式服装现在已没有传统服装样式,传统女式服装制作工艺繁琐,不作祥述。女式服装有礼服、出嫁服、便服等样式。

    5、生产方式变迁

    该村土地大致经历大户占有——生产队共有——到户3个过程。在解放前,土地资源被有势力的家族大户占有,靠租借给无土地户种植收租,或养长工自种进行生产,使用犁、耙、锄头、镰刀等简单的生产工具,种植稻谷、玉米、花生等作物,自留种或与邻村换种,种子品种单一,产量低,结余不多,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经济。生产队管理阶段,除了土地共有,其它生产状态没有根本改变。土地到户以后很长一段时间,传统生产方式没有改变,种植的品种都选用杂交品种,产量大幅提高。近年外出务工人员增多,小型机械开始部分代替人工或畜力,没有人力的家庭一般请人使用机械耕种。

    6、经济收入与消费

    该村经济收入种植业约占60%,务工及其它收入约40%2015年的年人均纯收入为3457元。消费大致为三大块:办客随礼年支出40006000元,生产生活消费及再生产投入,投资与储蓄。各户收入悬殊,第二、三块的数额差异很大,如三七种植户的投入达数万甚至数十万,而贫困户的再生产的投入都要靠借贷。农村大肆办客已成恶习,加重了农民负担。

    7、精准扶贫

    该村从201410月开始实施精准扶贫工程,有建档立卡户1556    人,帮扶单位为德厚中心学校,23名教师挂钩联系1户。20167月投入扶贫资金近2万元,主要用于建档立卡工作。由于学校没有相应经费,教师自身经济条件差,技术扶持、资金扶持、项目扶持等都难以落实,工作进展缓慢。

    三、政治建设

    1、现当代村寨政治变迁

    随着土地承包到户,生产队的管理职能转变,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取代村民集体劳动,解放了生产力,村民也有了更多的自主权,村民小组取代生产队成为村民自治组织。

    村民小组长负责本村村务管理,以前采用选举的方式产生,任期一般一年,如果该小组长不主动辞职,会连续任职多年。由于该职位是有权无处用、出力不讨好、出工不得钱的差事,村民都不愿意干。后来就实行抓阄,按户数准备相同数量的玉米粒放口袋里面,其中有2粒红玉米粒,摸到红玉米粒的“当选”,一正一副,任期一年,每年春节期间抓一次,产生新的“领导”。

    2016年初,在外务工的村民李志清自荐担任村小组长,推荐王庆良任副组长,带领村里因照顾孩子、老人不能外出务工的年轻人,发动群众筹资对水田进行重新整理分配,修建机耕道路和灌溉沟渠,每户按整理前面积扣除被占用面积和预留面积再分配,一户一块田,改变了以往分散、不利于机耕和不利于规模种植的状况。预留面积用于河道改造、建村文化室和合作社等,目前虽然没有资金投入实施,但对本村今后的发展有了较明晰的规划。

    2、村寨党组织建设和村务管理

    该村没有建立党组织,村民小组长负责村务管理工作。

    3、社会保障

    该村于2013年成立老年协会,会员72人,会员自发组建活动小组6个,开展唱民歌、跳舞等活动。60岁以上领取老年人养老金52人,月60元,领取最低生活保障26人,月80元,五保户1人。

    实施新农村合作医疗医疗,参合率达100%,基本解决了大病医疗问题。部分在读家庭贫困大学生得到资助,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“两免一补”政策。

    四、文化建设

    1、公共文化基础设施

    该村在生产队时候有集体打谷场,面积约730平方米,仓房260平方米,土地到户时全部分到户,后来就一直没有集体活动场所。2016年进行土地整合后预留了1000多平方米,规划建设村活动室,但缺乏资金,项目没有实施。

    2、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保护

    该村村民为土支系壮族,有自己的民风民俗,有丰富的口传文化(民歌、民间故事、历史传说等),以及婚俗、丧俗,巫文化等,由于没有文字记载,这些口传文化面临消失,进行收集整理抢救工作迫在眉睫。

    3、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

    下期乌村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,一是生活条件差,二是办学条件差,女孩子读书的机会要比男孩子少,没有女孩子有机会读初中。从1991年全镇大力实施“普六”以后,女孩子才有了均等的就学机会。

    现在该村学龄前儿童到铁则村幼儿园就读,小学生到4公里外的大龙小学借宿就读,初中学生到8公里外的德厚中学就读,近年入学率都在95%以上,本村也有了女中专生、女大学生,全村高中(中专)及以上学历人口27人。

    4、宗教信仰

    土支系壮族属于多神信仰,信奉佛教并信鬼神,村头村尾一般都有牛王庙、土地庙,下期乌村的土地庙建在村尾,每年正月初二各家各户都要以猪头、整鸡祭拜。该村每月都有祭祀活动,分别祭土地、山神、牛王、树神、王母、天神等,重大祭祀活动还禁止一切生产劳动2-3天。

    信奉鬼神,崇拜巫术。在无钱看病、缺医少药的年代,以巫术驱鬼是治病的主要方式,现在仍有很多人实行“神药两解”。认为人有4050魄,一个人精神萎靡不振,一定是有魂魄丢了一部分,或跟亡人走了,或被鬼抓去了,要把它叫回来,有叫小魂、叫大魂等方式,其它诸如立指路碑、搭桥、驱五海、使鬼、泼冷水饭等等,根据巫师卜得的结果去“解”。

    5、节庆习俗

    该村民族自身的传统节庆主要有六月红饭节、过年、过小年等,其它节庆有清明节、“三月三”、端午节、七月半、中秋节等,应该是受其它民族的影响。

    民间传统艺术活动有舞狮、武术(拳、棍、刀剑等)、打磨秋、荡秋千、打陀螺等,现在这些活动都销声匿迹了。

    6、公共卫生与民族医药

    该村有村医一人(王国华),铁则村委会有村卫生室,德厚镇有中心卫生院,一般小病在村级治疗,重病到州、市等大医院医治,实行新农合以来,医疗条件得到改善。

    民族医药方面,流传下来的药方很少,会用鱼腥草、千针眼等草药,有一些食补方子,但随着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,营养改善,已很少用了。

    五、社会组织

    1、传统婚姻习俗(另文

    2、婚姻制度变迁

    传统婚俗现在已大为简化,基本只保留了过礼、接亲、宴客等环节,三天也减为一天了。

    3、家庭结构关系的变化

    在土支系壮族家庭中,遗留着“母系氏族”的痕迹,妇女既承担家庭主要家务,管理畜禽,也是生产劳动的主要劳动力,在农闲时还纺麻织布缝衣等,是家庭生活的重要支柱,顺理成章成为家庭的“主宰者”,这也是该民族很少有离婚现象的原因,年长的妇女在家里得到尊重,在全村也得到尊重。在土支系壮族的口语里,长一辈的妇女小辈都称其为“妈”,近年来才出现“大妈”(伯母)、婶婶等称呼。

    改革开放以来,家庭收入来源发生重大改变,壮劳力外出务工是家庭收入快速增长的主渠道,“掌家人”也就不是以“妈”为主了。

    4、习惯与禁忌

    下期乌村传统习俗在逐渐消失,民族风俗习惯也在随大流了,饮食起居各种习俗都发生了很大变化。由于不再种麻,年轻人一般只有一套“压箱底”的民族服装了,只有在重大节庆活动时偶尔穿穿,服饰被同化,语言也趋于汉化。但还是保留了一些,如饮食方面,喜欢“凉拌面酱鸡”、 “凉拌面酱猪头肉、猪脚肉、三线肉”,“面酱鱼”等,偶尔还做“羊辣白旺”、“皮干生”等,以动物生血拌食。

    禁忌主要有:1、门口挂蔑帽(或草帽)的人家不能进,一般是家里有产妇;2、新郎、新娘或孕妇、未足月产妇一般不能到别人家;3、年初一不得动刀,当天的菜头天晚上就准备好,一般吃酸汤煮素菜,忌荤。女人不到别人家串门子、做针线活等;4、重大祭祀活动忌日子2-3天,禁止一切户外生产活动,包括洗衣服、驾驶机动车等,如违反要承担祭祀活动的所有费用;5、忌直呼长辈名号。土支系壮族原先没有姓,取个名自然是阿猫、阿狗之类的,在未成年成家时长辈呼之不会别扭,而娶妻生子后再这么叫就不雅了,只能称之“mbeut gil mёt gil”(某人的父亲、某人的母亲),长辈尚且如此,晚辈更不可造次了。

    5、民间纠纷与调节

    下期乌村民风淳朴,村民团结互助。家庭纠纷一般家庭内部消化或请家族长者劝劝了事,邻里纠纷很少发生,即使有纠纷也由家族长者或村干部劝劝,互相忍让一点完事,近30年来都没有发生过因纠纷打架或“对簿公堂”的情况。

    六、生态环境

    下期乌村位于文山市西部偏北,距离文山约62公里,离德厚7.5公里。面积3.18平方公里,海拔1976米,年平均气温15.50,年平均降水量945毫米,适宜种植玉米、水稻、花生、蔬菜等农作物。有耕地611亩,旱地为主,人均耕地1.5亩;有林地1376亩。该村重视保护森林,空气质量好,是名副其实的天然“氧吧”。河流常年不断流,山清水秀,是休闲度假旅游的好去处,镇人民政府把该村及附近村寨作为旅游开发重点区域,努力改善交通条件,预计在2017年修通水泥路,可在2小时内到达蒙自、丘北、开远等城市。

    饮用水以前直接用河水,10多年前开始用井水。没有安装自来水管,近年少数人家用小水泵把水抽到家,有21户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。

     

    改革开放以来,下期乌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,村容村貌也有了很大的改变,村民收入也逐年增加。在物质条件逐步改善的同时,群众更期盼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得到同步进步,健康的民族文化得到传承,与全国人民一起共园中国梦。

     

     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